时间:2022-09-06 19:45:24 | 浏览:538
鼓浪屿(英文:Kulangsu)隶属于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街道,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名“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鼓浪屿街道短小,纵横交错,是厦门最大的一个屿,与厦门岛上的厦门世茂海峡大厦、厦门大学等隔海相望。
鸦片战争以前,鼓浪屿曾长期是一座人烟稀少的荒岛。直至宋元时期,才有“圆沙洲”的名称,明时始用“鼓浪屿”名称。岛上多为半渔半农经济,最初的房屋也多是十分简陋的民房。闽南三角区的原始民居形式,自然影响鼓浪屿的民房形式。因而,在外国人进入鼓浪屿以前,岛上的房屋与大陆本土——闽南沿海金三角(厦门、漳州、泉州)的房屋形式没有差别。这种形式,在一些保留完好的村庄中依然可见。即使在现代化的鼓浪屿岛上,也还有二进、四进的古老民居建筑群存在。[1]
1843~1902年西方建筑的涌现。明末清初直至鸦片战争,鼓浪屿的建筑开始发生变化。在厦门成为通商口岸之后,外国殖民主义者纷纷来鼓浪屿定居或暂居。鼓浪屿成了他们择地发展的首选地点。鼓浪屿有优越的地理、气候和风景条件,非常适宜居住,因而,直至目前为止,鼓浪屿建筑的90%都是居住建筑。外国人染指鼓浪屿,先是租用民房,行使管理教堂、学校、医院等权力,至实力发展、能站稳脚跟以后,才陆续建造教会学校、教会医院、教堂、圣教书局、领事馆。当然,最大量建造的还是公馆、别墅等居住建筑。大量早期出国谋生的华侨在事业有成之后也纷纷回到闽南祖籍,选中了鼓浪屿为最佳的落脚点,纷纷投资鼓浪屿,兴建了很多离宫别馆。有很多建筑的规模是十分巨大的,超出了外国人,耗资也是十分昂贵的,往往选择最为上等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在鼓浪屿岛上,这些规模宏大的离宫别馆许多已由政府改作公共性建筑使用。[1]
解放后,市人民政府和鼓浪屿区政府接管了部分大型建筑,经过改造、装修,部分公共性场所已焕然一新。例如,原来巨大无比的“白宫式”建筑——林鹤寿的“八卦楼”改为鼓浪屿风琴博物馆。很多较大型公馆、别墅的不经意创造出来的造型经过几次经意的装修、改造,已经改作合其造型、功能的建筑物并且成为鼓浪屿上有意义、有标志性的建筑。[1]
欧陆建筑
在鼓浪屿岛上有70%左右是21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建造的。除外国人及华侨建筑外,本地军民也纷纷造屋盖房。有些本地的名人、富户,往往请外国的设计师设计图纸,或者套用现成的图纸,或者模仿周围的房屋形式,建造的住宅往往规模宏大,装修艳丽,做工亦很讲究。除居住建筑外,一些华侨也投资兴建了很多公用事业类建筑,创办了建筑公司,组建了一些施工队伍,开发建设了很多道路街区和店面。比较著名的华侨实业家黄奕住、李清泉、黄仲训等人,在鼓浪屿投以巨款,发展房地产业,建设开发出售住宅,创办电话、电报公司及自来水厂、码头等公共事业。抗战前,鼓浪屿楼房错落有致、造型迥异。抗战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一些建筑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毁坏。[1]合并图册
海天堂构鼓浪屿福音堂
与上述名胜景点不同,这些老房子今大多为私人住宅,少部分为营业酒店,并不接受游客参观。
林氏府(八角楼):位于鹿礁路11-19号。原主人板桥林家林尔嘉。林氏府副楼已于2006年5月倒塌。
英国领事馆位于鹿礁路14号。
日本领事馆:位于鹿礁路26号。
天主堂:位于鹿礁路34号,建于1916年。为哥特式建筑。
美国领事馆:位于三明路26号。现为酒店。
番婆楼:位于安海路36号,建于1927年。原主人旅菲华侨许经权。
杨家园:跨安海路4号至鼓新路27~29号。建于1913年。
八卦楼:位于鼓新路43号。建于1907年。是鼓浪屿标志建筑。原主人为林尔嘉的堂弟林鹤寿。是厦门市博物馆、管风琴博物馆。
船楼:位于鼓新路48号。原主人医生黄大辟。
汇丰银行经理公馆:位于鼓新路57号。建于1876年。
林屋:位于泉州路82号。原主人林振勋。
金瓜楼:位于泉州路99号。原主人菲律宾华侨黄赐敏。
观海别墅:位于田尾路17号。建于1918年。原为丹麦大北电报局公司经理公寓。
三一堂:位于笔山洞口。建于1934年。
怡园:位于福建路24号。原主人为诗人林鹤年。
黄荣远堂:位于福建路32号。原主人菲律宾华侨施光、黄仲训。建于1920年。现为厦门演艺职业学院。
海天堂构:位于福建路42号。建于上世纪20年代。原主人菲律宾华侨黄秀烺和他的同乡黄念忆。
白家别墅:位于复兴路,原主人白登弼。
廖家别墅:位于漳州路44号,原主人廖翠凤。1919年8月,林语堂和该楼主人家的小姐廖翠凤在此结婚。
瞰青别墅:位于永春路71号。建于1918年。原主人黄仲训。1949年,瞰青别墅作为蒋介石的“行辕”装修一新。后因局势变化太快,蒋介石只于7月23日在此逗留一晚。1962年,郭沫若曾在此写《郑成功》剧本。此楼现为郑成功纪念馆的藏书资料室。
西林别墅:位于永春路73号,建于1926年。现为郑成功纪念馆。
圃庵:位于鸡山路16号,原主人钢琴家殷承宗。
容(榕)谷:位于旗山路7号,原主人李清泉。
黄家花园:位于晃岩路25号,建于1918年至1923年间,原主人华侨巨商、“印尼糖王”黄亦住。五十年代,这里为厦门政府的“国宾馆”,接待过邓小平、尼克松、李光耀等国家政要。
公审会堂:位于笔山路1-3号。
林文庆别墅:笔山路5号。原主人新加坡华侨林文庆。
观彩楼:位于笔山路6号。
亦足山庄:位于笔山路9号,原主人越南华侨许涧,建于20世纪20年代。
春草堂:位于笔山路17号,原主人厦门建筑公会会长许春草。
1. 杨金辉:人间仙境鼓浪屿 [引用日期2015-03-12]
本文章由头条百科用户没有人比我更懂百科、佳怡甜甜、zhangshm、用户7406076863838、改名字多麻烦参与编辑。
文|二月责任编辑|晴宝近期,在综艺节目《我就是演员》上话题不断的陈凯歌监制的电视剧《青春创世纪》,低调的进入广大观众的视线。这部剧由陈凯歌侄子陈飞宏执导,黄景瑜和吴谨言两位人气演员领衔主演,目前已占据着电视剧热度榜的前三。
昨日,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乐享“五一”假期。我市多个景区景点、公园随处可见踏春休闲的人群,鼓浪屿也成为最受欢迎的目的地之一。截至昨晚8时,鼓浪屿共迎来1.5万名市民游客登岛。本地游热度高 带旺商铺人气皓月园、日光岩等景点街巷,游人穿梭往来,
四次上岛,都是避开游人和景点独自游走着,就这么着在这个小岛上兜着转着,沿着坡越走越高,顺着小巷越走越深,仿佛游走在时光的隧道里,在这个温柔的小岛上,用一种闲适的情怀,享受着这段静谧的时光。在这个全岛禁止行车的小岛,你尽管随心地去走,不需要担
鼓浪屿隶属于福建省厦门市,位于厦门半岛西南隅,与厦门半岛隔海相望,只隔一条宽600米的鹭江,轮渡4.5分钟可达。(现环岛一周,约40分钟)面积1.91平方千米,2万多人,现为思明区所辖。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无车马喧嚣,鸟语花香,素有“海
图文 | 米拍摄影师拾光胶囊1991年我在这儿2021年你们在这儿我们在这儿90年代的鼓浪屿是什么样?现在除了老照片外,就只有靠仅有的回忆来传说。幸好有些曾经的曾经依然还在,尽管不再。再过30年,是否还在,是否还在?儿时的鼓浪屿,印象最深的
鼓浪屿(英文:Kulangsu) 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南宋时期命“五龙屿”,明朝改称“鼓浪屿”。因岛西南方海滩上有一块两米多高、中有洞穴的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因涨潮水涌,浪
聂鲁达—《我喜欢你是寂静的》我喜欢你是寂静的仿佛你消失了一样你从远处聆听我我的声音却无法触及你我喜欢你是寂静的对旅行者而言这句诗就是他们对旅行目的地的心情但是无论是拥有或秀丽或壮美的自然风光还是留存沉淀了千百年历史的古迹遗址一旦被摩肩接踵的
今天下午厦门市鼓浪屿管委会官网发布了关于鼓浪屿核心景点免费期间流量管控的通告即日起鼓浪屿部分景点需提前1天预约约满即止通告原文如下↓↓关于鼓浪屿核心景点免费期间流量管控的通告尊敬的市民和游客朋友: 根据全市统一安排,2020年6月30日前鼓
我在厦门旅游时,发了一条消息,问哪里最好玩?结果很少有人推荐鼓浪屿,偶有提起的却说,去一次就行了,不值得去第二次。鼓浪屿可是厦门旅游的名片,国家级5A景区,为何如此不招人“喜欢”呢?难得果真是去了一次,便不想再去的景点吗?带着这些疑问,我踏
人生总要有场旅行才算完整,或是说走就走,或是精心计划,就让我们一起去鼓浪屿,来场浪漫的旅行吧。 鼓浪屿一日游攻略 素有“不游鼓浪屿,枉费厦门行”之说,鼓浪屿位于厦门岛西南隅,隔500米宽的鹭江与厦门岛相望,这里白日清新典雅,夜色灿烂迷人;